第(3/3)页 瓦格洛,汉族,又称其为小独笛,早在盛唐之时,这种小独笛便令东渡而来的霓虹僧侣痴迷不已! 驱邪通神,像是少数民族在举行着神圣的祭祀仪式! 抖腿完全止不住! “佳林佳林佳林.......佳林噻!哦哦!!” 猛然的提速加重后,瓦格洛构成的旋律,配合着电子音乐的低音大鼓,连击的hit,多变的节奏型,忍不住令人开始摇摆起来! 教授们猛然回过味来。 不对!与其说是将民歌元素融进电音之中,或者应该说,这是将电子音乐的元素,融合进山歌里! 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加一,也不是所谓的照猫画虎。 这首歌的电子音乐元素,占比确实不高。 完全没有压过那种佤族民族大合唱的感觉!而是利用电子音乐作为一个衬托。 完全不是单纯插入民乐来卖弄的所谓“国风”! 教授们泛起了喜意。 这是真正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,而不是僵硬的糅杂在一起! “佳林佳林噻~哦哦!佳林佳林噻~哦哦!” 山歌,太洗脑了! 尤其是每一段后面的“哦哦”声! 像是...... 跳大神? 看着不由自主站起身,开始摇头晃脑动胳膊扭腰的观众们。 嗯! 有内味儿了! 多变的节奏型,骤然的停顿,汉子们的嘿哈和声。 像极了少数民族在载歌载舞。 讲道理。 这个“哦哦”,实在是太魔性了。 甚至已经有顾客们开始跟着嚎起来。 这些顾客们赫然发现,蹦惯了洋迪,偶尔蹦一手土迪也是嗨到不行。 迅速的连击鼓点再次激荡,drop的节奏型赫然变成了雷鬼。 或者说,是雷鬼嘻哈。 这种从r&b走出来的牙买加音乐,融合了众多摇滚,民谣的元素。 直到后来,与相性极好的嘻哈音乐擦撞出火花。 这种鼓点节奏型只有一种优点...... 那就是上头。 配上山歌的不间断循环,这些顾客们,仿佛感觉,自己的头都快点掉了。 民族风的曲调,热情动感的节奏,以及这个充满灵魂的瓦格洛。 蹦土迪也可以这样嗨! 歌曲结束,看着逐渐火爆的气氛,李文音轻轻一笑。 就让最后的王炸结尾吧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