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尤其是广大强迫症们。 这是心灵上的满足...... 当然,也有网友开始膨胀了起来。 好家伙,不就是复制粘贴吗! 为什么我不行?! 试试就逝世?! ...... 但网友们不切实际的幻想,却在下一秒钟就被打破了! “这只是拿巴赫最好理解的两首简单的复调来举个例子罢了!真正的巴赫远远不止如此!” 李文音笑了笑,脸上露出了一丝神往与惊叹。 “像这样的作品......巴赫还有八百多首!” 八百多首! 卧槽! 网友们瞳孔都快变成一张一合的橡胶圈了! 这样的高产,上一个还是兔子啊! 母猪都不行啊!! ...... 【巴赫:想不到吧,这么nb的曲子,爷还有八百多首!】 【这期当真是颠覆了我对音乐的认知.......】 【就是李文音说的这些话有点让我听不懂,但虽然听不懂,我还是感觉好吊......】 【我有一种二十几年音乐都白听了的感觉.......告诉我不止我一个有这种想法......】 网友们震惊之余,也忍不住发起了牢骚。 ...... 但实际上......李文音已经非常顾虑观众们的感受了。 这样的复调音乐对位法,甚至有卡农移动的音程计算公式! 比如n=iv-m,iv=m+(m±z)等等! 音乐是理性的,换句话说...... 你不能瞎鸡儿乱玩! “其实,隐藏在音乐之中的数学非常多!” 李文音继续了他通俗易懂的讲解。 “比如......我们在听一段音乐的时候,高潮来的太早,或是迟迟不来,都会感觉很难受!” “那么一首音乐,从前奏,铺垫递进,到高潮,怎样最舒服,最和谐呢?” 说到这里,李文音便在网友们的目瞪口呆之中,写下了一行数学公式。 “那就是黄金分割比例!音乐中,有个计算歌曲高潮部分的公式,就是g≈0.618×x!” 【wc?!这真的有公式?!】 【这不会是你瞎编的吧!】 【真tm有公式?!公式音乐过分了吧!】 【这和现在的那些套用和弦旋律与结构的口水歌有啥区别了?!】 网友们顿时再一次的陷入了人间迷惑。 但实际上,已经有网友开始试着用更简单的话来给网友们解释。 【这种公式和你说的不太一样,你说的那种就有点像是直接照着别人设备的图纸抄,而李文音这个公式的意思,就是基于1+1=2的这种科学数学体系自己去研究设备!】 【哦哦!你这么一说那我就懂了!】 “当然了,也不止这么点!” 还没等网友们消化完这一段话的时候,李文音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。 “像是钢琴黑白键啊,音乐和弦音符啊,音乐小节数的变换等等,都会与黄金分割有关联,尤其是与斐波那契数列非常的吻合!” “再说点简单的,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,波形图像就是一个正弦函数,比如x(t)=0.001sin400πt!而根据傅里叶定理,任何一个周期函数都可以表示为三角级数的形式,可以得知一个基础的公式!” 李文音飞速的在白板上写了两个奇奇怪怪的数学公式。 “f(t)=a0/2+(∞∑n=1)(ancosnx+bnsinnx)! 即f(t)=(∞∑n=1)ansin(nx+φn)!” “像是一个声音,很难只有一道波形,频率最低的是基本音,其余的都是泛音,由公式就可以知道,所有泛音的频率都是基本音频率的整数倍,称为基本音的谐波,这个之前也是讲过的。” 【卧槽!你等等!你在说什么鸟语?!】 【信息素太多,我有点难以消化。】 【兄弟,我傻了,你们呢?!】 【我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一脸懵逼,但是似乎get到了什么古怪的东西......】 【你收着点!球球你不要再秀了!】 【超纲了超纲了!】 网友们心态崩了。 突然,一瞬之间...... 感觉自己不配听音乐。 这这这!! 这tm都是些什么东西?! 为什么比上一期的东西还要过分?! 你让不让人活了?! 我tm就是想简简单单的听个音乐...... 你在这放什么鬼p呢?! ...... 但不同于网友们。 李文音当真是红光满面,越讲越嗨!! 这玩意,平时讲的话,根本没人听得进去! 但在节目里,你快进啊?! 等你想快进的时候,我都讲完辣!! “像是数学上的对称性,上下乐句构成的乐段,起承转合四部分构成的作品,四个乐章对比的交响曲,甚至是一些......协奏曲,都体现了造型的对称美。” “协奏曲说是协同演奏,但实际上,要体现的反而是一种对抗性,用一件乐器如何去对抗乐团的演奏,让彼此都能放出光彩,其中都蕴含着非常多的数学问题。” 李文音突然就叭叭个不停。 网友们快听尿了。 你说的这些东西,单个词我都懂。 但组合到一起去我就搞不明白了....... “又比如计算音程转位度数,z=9-y,复音程度数转换公式:f=8×m+d,这些都是隐藏在音乐背后的公式,所以,音乐是理性的,是规律的,是和谐的,是严格的,不是说随便哼唱随便乱玩就可以的!!” 李文音在白板上写写画画,再一次的郑重的强调了起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