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说来我听听?!” “.....你看,肖邦是在什么年代出生的?” 李文音对徐馨蕾讲解道。 “是1810年,而波兰从1795年开始,一直到1918年之间,全部是处于外族统治的!” “这么惨?!” 徐馨蕾有点吃惊。 波兰有点惨啊! “对啊,波兰是挺惨的,前有瓜分波兰,后有二战第一个挨揍......” “二战跟肖邦没关系啊!” “你闭嘴听我说!” 李文音翻了个白眼。 “你看啊,十八世纪,列强瓜分波兰后,拿破仑横空出世,打败了奥地利,普鲁士,毛子,然后占领了当时被列强瓜分的波兰,那时候波兰人就觉得自己找到了解放者,支持拿破仑。” “拿破仑在波兰中部建立华沙公国,作为法兰西的一个附属国,但附属国吧,也算是个独立的国家,而在这一年后,肖邦就出生了。” “那不是挺好的么?” 徐馨蕾一歪脖子。 对于波兰的历史......大部分人或许也只是粗略的听闻,更不用去考量其中的历史人物了。 “不好啊!” 李文音摇了摇头。 “就在肖邦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间,拿破仑失败了,华沙公国被肢解,西部归普鲁士,克拉夫独立,其余主要地区成为了波兰王国,但是却是由毛子的沙皇兼任国王......” “好家伙,这是又回去了?” 徐馨蕾第一次听到这一段历史,有些惊奇。 外乡人帮助解放失败,波兰重新四分五裂回归毛子怀抱? ....... “你看啊,肖邦就是成长于那个年代的。” 李文音撇了撇嘴。 “作为爱国音乐家,肖邦很显然很不爽......” “怎么说呢......” 翻看着历史资料,李文音说道。 “你看啊,肖邦二十岁的时候,1830年11月29号,一批贵族青年在华沙,也就是普鲁士的占领区起义,结果失败了,波兰没统一,别说主权了,就算想失地都没成功......” 徐馨蕾点了点头。 “然后呢?1846年在克拉夫的起义......也失败了,然后克拉夫并入了奥地利......” “这么惨啊......” “对啊......” 李文音叹了口气,不由得庆幸自己生在和平时期的大国。 “你看,1849年,肖邦就挂了。” “真惨啊,一辈子都没看到祖国统一......” 徐馨蕾似乎有点明白李文音的意思了。 “对啊,再看看肖邦老哥的生平......” 李文音继续给徐馨蕾讲了起来。 “前半辈子就是学习与演出,主要要从1829年说起,也就是华沙的起义前一年!” “肖邦本来十九岁就在以作曲家与钢琴家在欧洲巡演,举办了很多音乐会,但是吧,1830年,因为起义的失败,导致肖邦背井离乡,来到法国巴黎谋生。” “但国籍是波兰,波兰当初大部分领土归沙皇管控,所以沙皇还给肖邦颁了个奖,【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】.......然后肖邦拒绝了这个职位和称号。” “好家伙,夺笋呐!” 徐馨蕾直呼内行。 这如果换成华国背景,那就等于在抗霓虹战争中期,一名爱国音乐家被授予了【天皇陛下首席钢琴家】的称号。 这tm谁顶的住啊,气都被气死了。 “然后远在外地的肖邦......还得承受克拉夫起义失败,被并入奥地利的打击......” “那不裂开?” 徐馨蕾有点明白了。 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 “所以,虽然肖邦一生非常短暂,但你需要根据肖邦这颠沛流离的一生,不同的思想转变,却阐述不同时期的肖邦!” “就比如c小调练习曲,曲名就是革命,是肖邦1831年奔往巴黎途中,得知毛子入侵华沙以后悲愤之余中写出来的,虽然技巧层面上,看上去是左手跑动的练习曲,但右手壮烈的八度旋律与左手狂风暴雨的倾泄,都能看出肖邦老哥当时快要爆炸了......” “原来如此!还有这种说道啊!” 徐馨蕾恍然大悟。 “对啊,肖邦的爱国之情很浓,你知道吗,因为不愿意做亡国奴,他后半辈子再也没踏上故土,三十九岁便因疾病,郁郁而终,客死他乡。” “但最后,肖邦的心脏被他那避风塘一般的姐姐带回家乡,落叶归根。” 点了点头,李文音继续对徐馨蕾说道。 “所以,同理,你得弄明白肖邦当时作曲的心态,经历,用意,性格,这样才可以表达的很完美,只不过,这样的完美是没有灵魂的,第三视角完全不如第一时间的代入演奏的好,如果说平时我是第一视角的代入演奏,那么之前比赛中,我就是以一个局外人去演奏的,所以明明哪里都没问题,但还是会感觉不对劲。” “这样啊!” “对啊,但是代入个人感情,是很难完全一样,性格上也完全迥异,所以......争议都是很正常的,不同风格也是很正常的!比如......接下来比赛的这个曲子,我来给你演奏一下听听。” ...... 夜已深。 明亮的月色穿越窗户,洒在地板上,完全不需要开灯。 早在前几天,李文音便联系过人,暂时在酒店里安置一架钢琴用来练习。 钢琴的质量很不错,至少训练是肯定没问题的。 当音符叮咚升起的时候,徐馨蕾感觉自己好像出现了幻觉。 似乎那个充满细腻感情的爱国钢琴家肖邦,复活了一般。 流淌的音符是那么雅致,也是那样的充满感染人心的情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