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笑了笑,杜彬甫插上了旗子。 “只要我能帮的,我一定帮!” “那太好了!!” 李文音一愣,旋即狂喜。 紧接着,从兜里掏出了一沓曲谱。 “杜老师,您看看!” “这是.......” 杜彬甫一愣,仔细看像这一排数字。 “d调作5?笛子谱?” “嗯!我给转谱了。” 李文音点了点头,掏出另一沓曲谱。 “老师你看,这是写的原版五线谱。” 杜彬甫点了点头,仔细一看,不由得一愣。 这是个交响乐的总谱。 还标明了弦乐,钢琴,以及合唱的演唱谱。 看来,一开始想的是做乐团+合唱团的演奏模式。 突然改成笛子的话,会不会不伦不...... 不会! 看了几眼谱子,曲子的框架,调性调式,以及以笛子作为乐器演绎出的音色质感,就已经在杜彬甫的脑海中环绕。 那点担忧很快就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,是觉得李文音的想法还很不错。 笛子特色的音色,确实能对这首本就空灵的曲目起到进一步修饰的作用。 继续向下看...... 嗯? 似乎不只是一首曲子啊! 再次看向另一首曲子,本是枯燥数字构建成的简谱,突然仿佛变成了一股浓浓韵味的民乐古风悄然袭来。 这不是流行音乐里所谓的“古风”。 而是真真正正的大圣遗音,空谷绝响。 或者说......骨子里就是一首古代音律! “这你是从哪里得来的灵感?” 杜彬甫露出惊容。 仅仅是一看,那种流露而出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意境美便已经跃然纸上。 古风? 不不,这不是所谓的古风。 严格来说......这是一首古曲! 或者说,是籍由古曲,进行了严格缜密的改编而作成的乐曲。 李文音笑了笑。 “挖出来的古曲嘛,原作者不详,年代倒是挺久远的,而且几经周折,从乐器到曲目其实变幻了很多次,而且算是一脉相承的感觉吧!我只是根据追溯文献,尽力还原了一下,并且......加入了一些现代笛子的处理手法。” “不错,这个名字很不错啊!” 杜彬甫越看越满意。 “而且......你这个改编,对于笛子的韵味,古曲的调律研究的还是很透彻的啊!” 毕竟都是真正的大佬。 到底质量如何,内里有什么门道,即使是自己难以做到,但仍旧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。 像是不识货这种东西......对于真正的内行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。 李文音嘿嘿一笑。 “咋突然想起找我了?” 杜彬甫愉悦之情没有任何的掩饰,笑眯眯的看向李文音,越看越觉得这小子有点讨喜。 “嘿嘿!这不是需要一个最能代表江南音乐文化气质的演奏家与乐器嘛!” 李文音的话让杜彬甫心里一阵舒爽。 “我想了很久,终于觉得还是杜老师您最合适了!” 该说这小子有眼光呢? 还是该说这小子会拍马屁? ....... 杜彬甫微笑着点了点头。 “行吧,就交给我。” “那太谢谢了!!” 李文音的样子,让杜彬甫总感觉一阵古怪。 “那我就不打扰老师您了!您慢慢研习。” “别啊!吃了饭再走啊?” “不吃了不吃了!杜老师!下次有机会我请您,这次是真的没时间!” “好吧,那慢走.......” “好的,老师再见!” “.......” 啪的一声,门关上。 杜彬甫愣了愣,有点怀疑人生。 刚刚李文音是真实存在的嘛? “.......” 看了看手中的谱子,杜彬甫似笑非笑的摇了摇头。 早就听说京城文工团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大魔王,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闲的没事给人发谱子练,据说还真练崩溃了几个,不知道真的假的。 翻开曲谱,仔细看了看。 这也不难啊....... ...... 好像......有点长...... 但还好啊,对于演奏家来说,这些挺短的。 随着谱子哼了哼,杜彬甫的眼光越来越亮。 哟呵,还有点意思的! 啧啧! 现在搞艺术的小年轻啊,真是越来越强了! 就是上一辈的这些人有点一言难尽。 也没见任务多繁重啊,怎么都三十多岁的人了,连个小年轻作出来的曲子练起来都能崩溃? 越说越邪乎,还听说有人扛不住训练强度生病的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