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文音撇了撇嘴。 “但《classical music》期刊在整个业内都很有影响力,他们的人我们是一定要邀请的.......他布里克再讨厌我,也不至于对我发难吧。” “直接找事肯定不至于。” 阿贝尔笑了笑,摆了摆手。 毕竟,到了这种层次,多少还是要些面皮的。 基本不可能直接不加掩饰的就使用下三滥的手段。 “但肯定会竭尽全力的去挑刺。” “......” 古典乐中,学派之争也是很激烈的。 古典学派,浪漫学派。 民族学派,印象学派。 俄派,德派,法-比派。 如果细分,简直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。 就连好丽友的派口味种类都没这么浮夸。 互相之间争论是常态,竞争是现状,互相看不上眼撕起b来也是很正常的现象。 虽然说现在音乐包容力更广阔...... 但就算是普通乐迷之间,理念都会有撕b,更何况大师。 大师钻研的更多。 要不是眼界+素质。 可供撕b的地方可就更多了....... 而李文音这种略显突破性,奇葩一些的.......电闪雷鸣干柴烈火曰尼玛天天整些畜生拉的sao曲子正常人难以理解的疯狂炫技派....... 就更是有些难以被接受。 简单来说....... 就有点像穿衣服一样。 明明年轻人更潮更炫酷,但老一辈总觉得不庄重。 事物的新老交替会带来变革,也会产生矛盾与代沟。 有智者明显可以跨过这个代沟,但很明显,基于主观的布里克......显然是有点失了智。 “行吧,挑就挑吧。” 李文音笑了笑,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。 毕竟,做音乐,肯定会有很多人挑刺的,什么东西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。 哪怕就是钱,还有人视其如粪土呢。 “其实,他挑刺,也是让我更加完善的一种动力。” 不得不说,虽然杠精挑刺很烦人......但多少有那么点道理。 哪怕是硬杠,偷换概念,反客为主,与自圆逻辑的能力也是值得学习的。 李文音站在大厅中,摇了摇头,与阿贝尔攀谈。 不一会儿,酒店大厅就又进来了一批人。 “哟!!埃布尔教授!凯琳娜教授,你们好!!” 来自于老米的两名音乐家也到了场。 实际上,经过后来的认识,埃布尔对于李文音这个华国年轻艺术家的音乐造诣,还真的是报以极大的肯定。 但某些理念还是处于敌对。 比如...... 李文音的那篇论述《十二平均律起源》的论文,就直截了当的确定,西方古典音乐的根基之一,十二平均律,最早起源于华国。 两边学术界到现在都还在撕b。 李文音开了个头后,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挖掘其中的东西,实锤证据越来越多。 尤其是在考古,在历史等其他的方向。 反正就在“文艺复刻”时期前.......西方传教士可是在中华大地上偷学到了不少的东西。 这个战场其实很大。 但音乐这一块,很明显埃布尔教授是站在与李文音完全相反的立场。 甭管事情真相,毕竟这玩意也是要站队的。 但不管如何,李文音在音乐上的造诣,埃布尔还是表示极其肯定的。 “又见面了,李先生。” 埃布尔教授笑着与李文音握了握手。 “期待您这一次的演出。” 李文音笑着点了点头,转过头问向凯琳娜教授。 “凯琳娜教授,最近怎么样?” “可不怎么样啊!” 凯琳娜教授一摊双手,耸了耸肩。 “李,我这几年啊,可都在努力的反驳你那篇论文。” “哈哈哈!那可对不起了。” 李文音也是双手一摊,表示遗憾。 “我这里实锤的证据可也是越来越多了啊!” “哈哈!那我会一一反驳的!李,你可不要妄想把我击败!!” 凯琳娜教授似乎也没当回事,用最轻松的语气说着最令人头皮发麻的话。 “哈哈,没问题,那就......学术上见真章?” “嗯嗯!ok!” 这一幕,看的身后的张潇是浑身直冒冷汗。 话里这么浓的火药味,但语气却仿佛是朋友之间攀谈一般。 客套一阵,一行人便被侍者带到房间。 看到两人远去,张潇忍不住艰难的咽了咽口水,有些怀疑人生的问道。 “李哥......他们......” “咋了?” 李文音翻了个白眼。 “难不成还跟他们撕一波?” 张潇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。 “可是......可是......你......他.......这......” 第(3/3)页